1900万存银行,5年之后只剩30多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车位涂鸦价格表 https://www.158tuya.com/cwtyjgb/

  2021年6月21日,根据央行发布的消息,对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进行了新的调整。要知道,央行的存款利率自从2015年10月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调整了,这是6年来的首次存款利率变化。

  原本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是“基准利率×倍数”,2021年修改过后的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点”,换言之,就是从“乘法”变成了“加法”。据悉,调整过后的1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有可能会迎来一定的下降。

  

  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的解释,从整体来看,2021年银行对存款利率定价方式的调整,对储户存在银行里的一般存款几乎没有过多的影响,而受到影响的范围基本是小部分的创新性存款产品,所以老百姓无需担心。

  话说回来,银行在广大国人的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根据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末,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56万亿元,目前总存款达到了222.76万亿元。

  银行作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其安全性一直都很高。

  

  存款5年,1900万“剩下”30块,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所有的银行都是非常安全,比如在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当中,就先后出现好几家银行倒闭的消息。除此以外,银行的“负面新闻”还真不少,比如之前有一位储户出国前在银行存了1928.80万元,并拜托自己较为熟悉的业务员帮忙打理,5年之后,该储户准备取走这1900多万元,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只剩下34.76元,储户愤而将银行告上法庭,但2次上诉结果都无奈败诉,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这1900多万元是被储蓄相熟的银行经理“擅自挪用”,不光把该储户的存款转到自己的账户,之后还用这笔钱去购买大量的期货或者股票等产品,最后将这笔钱尽数亏空。虽然这位银行经理在最后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是该储户的钱也拿不回来了。

  

  至于储户上诉失败,是因为银行在原则上并没有过失,是储户私自将账户密码告知对方,这涉及到个人行为,所以法律是站在银行这一边。而且,银行员工私自挪用储户资金的事情并不罕见,在2021年,银保监会开出的因为私自挪用储户资金的罚单多达18张,这也在侧面反映了银行对此类行为的监管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5家银行被“点名”,部分银行存在收费“乱象”

  就在2021年5月21日,银保监会开出了今年的11-21号“罚单”,处罚对象为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和东亚银行5家银行,罚单总额高达3.66亿元。

  

  而违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上述几家金融机构都存在违规经营的现象。首先,就是银行存在“捆绑收费”的问题。在2017年,权威机构曝光了工商银行捆绑收费155万元。所谓捆绑收费,就是储户在办理业务时,银行强行让储户购买相应的产品。

  其次,银行还存在着胡乱收费的问题,对此,发改委强调,银行业要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收费行为》,规范银行自身的收费行为。最后,储户要谨防“存款变保险”,如果不慎办理了保险业务,一定要及时到银行进行退保。

  

  律师支招,银行办理业务多留心

  其实,想要避免以上种种现象,还是很简单的,对此,四川恒和高级律师表示,在与银行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对合同有充分的理解和评估,而且签署文件都需要盖公章,这样才能落实银行和储户的法律关系。

  还有,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账户密码,不要轻信他人,把自己的存款交给别人打理,因为这是储户的个人行为,如果出现资金亏损,就算起诉银行,也很难保证上诉成功的几率。

  

  现在,在银保监会的强力管控下,我国银行业的乱象已经得到遏制,银行内部存在的漏洞少了许多。

  如果有储户想要去银行办理存款,首要是选择国有大银行,因为安全性高,其次选择带有存款保险标识的银行,这样存款才有安全保障,最后在办理业务时多多留心,避免个人存款变成保险产品。

  你在银行遇过“捆绑收费”或者“胡乱收费”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