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脱贫攻坚时代:西海固地区再振兴与发展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厂家 http://www.ahzhiyuanhb.com

  翻开宁夏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的历史画卷,有两条脉络清晰、可歌可泣并相互关联的主线:一是解决水问题;二是生态移民。于是宁夏中南部地区基于“扶贫扬黄生态移民工程”的脱贫攻坚历程经历了荡气回肠的六大阶段,塑造了脱贫攻坚的奋斗史诗。

  6月10日—6月13日,由宁夏同心县人民政府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后脱贫攻坚时代西海固地区振兴与发展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召开。研讨会议程包括调研扬黄工程项目、移民新村,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

  在研讨会上,北京工业大学规划系主任、教授李强作了题为《后脱贫攻坚时代宁夏西海固地区振兴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仁创科技集团负责人介绍了《西海固干旱区雨水资源利用方案》。研讨会由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团委书记王宇琛主持。

  宁夏中南部地区的“扶贫扬黄移民工程”共安置移民123.3万人,从起初单纯的扶贫开发,发展到扶贫与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相结合,从开始的小规模分散搬迁,到此后大范围的整村推进。“扶贫扬黄移民工程”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李强及其带领的北京工业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团队,在深入调研脱贫攻坚背景下宁夏中南部地区“扬黄工程”及“扬黄生态移民”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与生态价值,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扬黄工程与生态移民社会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挖掘“扬黄工程”与生态移民的文化与生态价值,拓展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提出《后脱贫时代宁夏中南部地区绿色振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后脱贫时代宁夏中南部地区经济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支持。

  “曾经,勤劳的宁夏人民,为了生存,‘逆流而上’攫取黄河之水,建成了举世瞩目的‘扬黄工程’,把荒漠变成绿洲。生命在流动中绽放。为了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及进一步保护环境,英勇的宁夏人民发起了可歌可泣的‘生态移民’工程,‘背井离乡’重塑生命家园,把荒原变成沃土。随着时间的流淌,今天,这些帮助宁夏人民脱贫的成果,一方面,留下了堪称工程奇迹的‘扬黄工程’;另一方面,留下广阔的生态净土。这一切,已凝结成不朽的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李强表示。

  它们同时也是构建后脱贫时代宁夏中南部地区绿色振兴方案的核心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2+3+3+1”的绿色振兴总体思路,即两大核心资源、三大行动、三大产业群、一个多层次、多形式、跨区域的联合发展管理体制。以产业带动民生,以旅游反哺生态,以发展传承民俗,在绿色振兴方案的指导下,实现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指出,宁夏要依托两大核心价值挖掘扬黄工程、生态移民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以及生态移民留下的净土的“生态价值”。推动三项行动计划,包括扬黄工程、生态移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绿色产业培育计划。

  《方案》建议,第一、扬黄工程、生态移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先通过节能技术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方案等先进技术解决扬黄工程造成黄河断流、大量碳排放等问题。其次,围绕扬黄工程塑造浩大的扬黄干渠景观、扬黄工程博物馆等传承奋斗精神的世界级景点。第二、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依托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宏伟的生态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地质公园,通过宏伟的生态修复工程,以遗址改造及湿地涵养营造等活动,营造出独特的生态休闲体验。第三、绿色产业培育计划。构建三大产业群,以基础较为雄厚的枸杞产业为依托,发展以生态与现代农业为主,休闲旅游和生态健康作为拓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研讨会上,与会者达成共识:扬黄工程与生态移民工程帮助宁夏中南部地区人民顺利脱贫攻坚,而且留下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也是后脱贫时代宁夏中南部地区再次腾飞的重要基石。将这片自古以来就以“苦瘠甲天下”著称的土地,建设成“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的祥和家园,重现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