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性窒息”死亡:这些年,我们为性羞耻付出的后果

哈尔滨婚姻调查公司

  作者:严选菌

  来源:心理严选(ID:satirxinli)

  之前在湖北武汉,一名12岁男孩倒挂在横梁上,窒息身亡。

  被发现时,他身着六七件女装,脚上足足捆了20圈绳子。

  警方从男孩的手机中发现,男孩有多次浏览私密网站以及购买女性丝袜、裙装的记录。

  

  此事件,被初步认定为“性窒息”。

  这并不是第一起“性窒息”的案件,多年前重庆一名男孩,也以悬挂捆绑的方式被发现死于家里的屋梁上,身着红裙,身体上还被检测出有滴蜡、体液等性自虐的痕迹。

  什么是性窒息?

  性窒息指的是,通过让自己窒息的方式,例如捆绑自己、用塑料袋套头,让大脑充血,产生短暂的酥麻,以此来获得快感。

  可以说,这无疑在死亡边缘试探。

  因此在此事件下,很多父母恐惧不安着:

  

  我们的孩子究竟为何会沾染这些?

  

  我们该如何才能避免孩子不被毒害,拽入深渊?

  

  其实,回看很多儿童“受侵害”的痛心事件,我们会发现:

  性教育的缺失,恰恰是悲剧的来源。

  

  约80%的人,从未从父母口中得到有关“性”的解答

  之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有共同调查出这样一个数据。

  我国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在16岁前遭受过性暴力。

  如:言语性骚扰、被触摸私处、有人故意向其暴露私处、在非意愿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等。

  但与之庞大数据相反的是,我们对于“性”的认知却极为匮乏。

  《2019-2020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约80%的大学生,却从未从父母口中得到过有关“性”的解答。

  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背后,“性”一直被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

  因此谈起“性”,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感到“羞耻”。

  这种“羞耻感”似乎融在我们的骨子里。

  我们会在电视剧中出现男女主角接吻画面时,连忙捂住孩子的眼睛,忙说:“小孩子少看这些”。会在孩子好奇问自己“他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闪烁其词,最后用一个借口搪塞“你是我垃圾桶捡来的”会在老师和学生普及怀孕、性教育知识时,愤然举报,扬言要告到校长那去。

  

  

  我们把“性”视为洪水猛兽,于是把孩子隔绝在外,包裹在象牙塔里。

  怕孩子看了这个,听了那个,就会学坏,走歪路。

  避之不谈,是我们认知里觉得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但很可悲的是,在我们一次次反对性教育的普及下,未成年性侵案比例却在不断上升。

  

  

  父母羞于谈性,也会令孩子羞于保护自己

  我们羞于谈性,面对孩子,不敢谈,不想谈。

  但却忘记了,作为被孩子全身心依赖的我们,我们害怕什么,他也在害怕什么。

  无意中,父母潜藏在话题下的“羞耻感”,就会投射给孩子。

  当父母在回避着孩子关于「性」的话题时,背后已经在向孩子传递着这样的潜台词:“性”是不能说的。

  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对“性”讳莫如深。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真实事件。

  某中学一名物理奥赛辅导老师,曾辅导出全国7名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奖者。

  其事迹在家长群体中传播,被家长奉为“金牌老师”,挤破头也想把孩子送给他辅导。

  但就是这么一名老师,却利用职业之便,把十余名男同学诱至家中性侵。

  那些男孩多为十五六岁,正常来说也有了敢言的勇气,但那时竟没有一个人揭穿老师的真面目。

  直到很多年后,他们都长大成人了,有的人结婚生子,有的人成为行业翘楚,才有这么一个人站了出来,控诉当年的那件事。

  他对记者说,为什么自己到现在才愿意把这件事说出来?

  “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这件事我都羞于启齿。我以为那是我自己的问题,一个在讲堂上如此庄重的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对我,那一定是我的问题。”

  在遭受到侵害的那刻,没有人意识到最该被惩罚的是施暴者,反而进行自我责怪,这便是最可怕的。

  在“性羞耻”影响下,很多父母潜移默化把“性”等同于“不光彩的事”,并把这份羞耻传递给了孩子。孩子无形中也内化了这份羞耻感,变成自我攻击(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正是如此,助长了更多罪犯的为所欲为。

  

  

  性,从不羞耻,它的本质是爱

  现实中,越是回避问题,就越会放大问题。

  面对性教育,最好的方式从来不是“躲避”,而是“直面”。

  但在直面孩子的性教育前,先要直面自己内心的羞耻感。

  美国医学博士大卫·鲁本在《性知识大全》里曾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从阴茎到阴道的七寸之旅,我们也都曾经在母亲的子宫中生活过二百八十天,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为我们曾经旅行和生活过的地方而感到困扰。”

  性,从不羞耻。

  它作为我们人的一部分,它能够给我们生命带来延续,带来愉悦,带来力量。

  性的本质是爱。

  它能教会人更好的保护自己,善待他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性是与生俱来的。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及其能量每个人生来即有,哪怕婴儿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和大人不同,比如婴儿会通过吮吸母乳、吃手指、夹腿等行为,这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过程。

  因此,关于性,哪怕你全然闭口不提,这颗种子都会随着孩子成长,逐渐成熟。

  这时与其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探求。从小黄书、小黄网上,甚至是内容乱七八糟的地方,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诉他、引导他。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酿下种种伤痛和错误,更多是因为缺乏对性的正确认知。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性,因此被性侵可能不自知;

  

  他们不知道性可能会怀孕,因此懵懂下孕育着一个孩子。

  

  但如果父母能够引导他们,或许就能够减少悲剧的发生。

  正如,之前演员濮存昕在女儿16岁出国的时候,他将一盒安全套放入了女儿的行李箱。

  面对质疑的声音,濮存昕坦然回应:这仅仅是我作为一个父亲,爱护女儿的一种做法,父亲都有责任让女儿了解这些。

  跟孩子坦然谈“性”,不是为了破坏孩子的美好纯洁,而是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

  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我们之间是没有秘密的;

  我们是信任你的;

  我们是站在一起的。

  

  记得,请和孩子站在一起

  之前在知乎一个关于“性侵害”的帖子下,有看到一个妇科医生的留言。

  她说,自己最近接诊了一个小姑娘,14岁。

  这个女孩,来医院之前,经常感到肚子疼,她和妈妈都以为是吃坏了什么东西,或者肚子里长了蛔虫。

  结果到了医院检查,竟然是怀孕。

  面对此结果,女孩一脸茫然,妈妈的反应令人揪心。

  她当场抓着女孩的头发,使劲扇耳光:“你才14岁啊,真是不知羞耻。”

  底下很多网友为女孩心疼,有一条评论是这么说:

  “很多大人,或许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多么希望,你能和她站在一起。”

  我想起,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也有写过这么一段话:

  已被李国华诱奸的房思琪试探她妈妈:“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

  妈妈下意识回道:“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妈妈的这番话,让原来内心已经千疮百孔的房思琪,再次遭受了“二次伤害”。

  很多时候,正是我们站在了孩子对立面,更是把已经痛苦万分孩子往绝望的深渊再推向了几分。

  这些背后缺乏强有力后台支撑的孩子,往往让施暴者更有恃无恐,也让受害者更加恐惧无助,最后直到悲剧发生。

  所以为了能够防止最后一步的悲剧来临。

  我们能做的,最好是在源头开始前,给孩子进行性教育,让他懂得什么是对与错,善与恶,懂得保护自己,也懂得要去善待他人。

  倘若不幸的是,孩子已经遭受到伤害。

  那么我们也要拿出姿态,报警,并告诉孩子:

  你受到伤害,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作恶者不对。爸妈是会和你站在一起的。

  有了父母的爱和信任,孩子才有力量对抗错与恶。

  最后给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父母推荐两部剧:

  一部《父与子的性爱尬聊》,教你如何给孩子解答性知识。

  一部《17.3关于性》,教孩子们正确的性观念。

  让性教育从这一刻开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理严选(ID:satirxinli),严选最具价值的泛心理学好内容。新认知,深感受,识心理。每天陪你一起成长。

  

  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性教育的刘文利教授,基于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总结30多年性教育研究经验,带来了的《青春期行教育课程》!

  包含30节超实用精品课程

  性教育重点&难点全覆盖

  给你科学权威的专业知识

  实操好用的性教育方法

  课程原价199,现在仅售99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