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妈妈爆料
错换人生发酵至今,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性事件,真相对大众至关重要。但是,河南两大官媒先后发布的通告,却让人失望透顶,不仅没有解决任何疑问,反而制造了更大的问题。尤其是河南大学详细介绍的内容,更是无法服众。为此,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站了出来,本次介绍的是一位重磅级证人——与许敏同天产子的产妇。
这位热心妈妈爆料了当年的诸多细节,推翻了河南大学的说法,尤其是关于杜新枝和婴儿手环两个问题存在猫腻。
河南大学混淆视听
据热心妈妈透露,她和许敏都是在1992年6月15日下午产子的,自己的孩子比郭威晚出生了近半个小时,由于当天生产的产妇不多,所以她对许敏有印象。对于普通病房的杜新枝,她自然也有印象,但她当时并不知道此人患有大三阳,因为医院并未对她做出隔离。而且,杜新枝还被“破格”安排在16日上午生孩子,医院明显违反了规定,这显然是医院方面有人对她进行“特殊照顾”,而能做到这一切的人屈指可数,再加上杜新枝的乙肝检查报告“丢失”,或许只有护士长才有这么大的权力,护士长是谁还用多说吗?接下来,就是非常关键的手环问题了。
推翻通告内容
这位热心妈妈还表示,她的孩子与郭威、姚策被安排在16日上午打疫苗(姚策于16日上午9时左右出生),这应该是郭威和姚策首次会面,如果真是偷换,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给婴儿戴错手环。这位妈妈的说法,正式推翻了河南大学通告的内容,因为在河南大学的通告中,对此采取了回避态度,不提手环的疑问,一味强调医院统一包被,没有手环识别。但是,现实情况是,统一包被是后来才有的情况,当时淮河医院并没有,如果真是统一包被,那医院为什么不提供采购包被的报销发票来证明呢?更加荒唐的是,河南大学回避手环问题,坐实说着没有婴儿手环识别,开封警方也没有照着这么大的疑点去调查,最终得出了“管理混乱”的查证,能服众吗?
全新的调查方向
既然这位热心妈妈站出来作证,那此事件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调查方向,淮河医院1991-1992年的会计原始凭证,是会有购买手环的发票的,而且原始凭证保管期限是30年,现在还没有过期,不应该抓紧去调查吗?更可笑的是,一家三甲医院没有手环识别?河南大学纯属胡说八道!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是强制性规范,且于1982年就在全国施行的,淮河医院可是1955年就创办的老牌医院,级别一直都是地市医院以上的,规章制度非常健全,这说出去谁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