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自曝丈夫出轨:好姑娘,要有“不被爱”的力量

江苏硅酸钠

  分享

  闲时花开

  

  熹里话:

  感情,其实是一个变数很大的东西。这倒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相信爱情,而是,我们需要强大自己,一旦面临变数,沉着冷静,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至于内心的创伤,我们可以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哭泣,允许自己矛盾纠结,但,这些都只是为了疗愈自我。对于那些不值得的人、不爱的人,干净利落地放手是最好的选择。

  文l刘娜

  来源l闲时花开(ID:xsha369)

  这件事儿过去好几天了,我还是想说说。

  女性网络文学原创基地晋江文学城,有个叫“月逝水”的女作家,4月25日,在微博上发了一篇4000多字的“绝笔信”。

  

  信写得很长,文笔很好,故事也很狗血。

  “月逝水”和她的丈夫陈先生,是中学同学,认识15年了,是青梅竹马养成记伴侣。

  有着从朋友、恋人再结婚的很多伴侣,共同的特质:

  青春年少的彼此见证;

  长大成年的互帮互衬;

  成家之初的捉襟见肘……

  爱情的糖衣融化后,婚姻开始展露出坚硬又实苦的内核:

  热爱文学的女主角,一边工作,一边重拾写作梦,码字赚钱。

  感觉被怠慢的男主角,去了杭州发展,开始了分居两地的生活。

  距离的遥远,让沟通变得艰难,理解变得晦涩,过往的爱变得像熟悉的陌生人。

  就在“月逝水”准备戒烟,和陈先生要个孩子,打包北京家里的东西,准备去杭州时,她发现陈先生出轨了。

  “他的出轨,于我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法律上的丈夫那么简单。”

  

  “月逝水”说,丈夫曾是她唯一的光。

  他的背叛,让她筹划的关于他们未来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查证丈夫谎称加班的那些周末,是陪着情人开房、游西湖、逛黄山后,“月逝水”恸哭后,第一反应是离婚。

  但丈夫“连续一周”的哭泣忏悔,发誓要和小三断了联系,决定回到她身边的诺言,又让她产生幻想,决定再给他们的爱情一次机会。

  “接受一个出轨的男人,意味着当他再次出轨,所有人只会说我活该。我知道,我只能接受,我到底看不了他失魂落魄。”

  

  和很多出轨事件雷同,陈先生在流泪+发誓+写保证书之后,还是和第三者纠缠到一起。

  “月逝水”崩溃了,甚至抑郁复发。

  更令她感到绝望的,是陈先生和情人合起伙来,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让她觉得,这场婚姻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她的问题:

  她强势,她不善良,她给不了陈先生想要的那种快乐。

  “她(这里指第三者)避而不答,不停地重复着‘他和我在一起更开心’,似乎真爱永恒伤害我天经地义,试图将话题引到我是个多么糟糕的女人身上。”

  

  “你是个坏女人,你才是罪魁祸首”的攻击,堪比剔骨剜心,犹如炼狱索命。

  “月逝水”的精神城墙和心理防线,一起轰然倒塌。

  就像很多遭遇背叛的发妻一样,她在痛心欲绝的回忆中,一遍遍反刍着过往爱情的甜蜜和美好:

  曾经玩过的游戏,打过的怪兽,建过的城堡;

  曾经做过的趣事,说过的情话,许下的愿景;

  然后,在信仰崩塌后,陷入了迷茫:“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原来,不是所有人结发为夫妻,都会恩爱两不疑。一生一世一双人,多好的词句,多绝望的诅咒。”

  这种痛彻心扉的悲凉,在她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陈先生的孩子,而陈先生执意选择情人后,将她推向绝望的边缘。

  “我只是单纯地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了……如果有来生,只愿我和你生死不遇,永无再会之期。”

  “月逝水”留下这样一封“遗书”后,失联。

  全网发动了寻找她的消息。

  如今事情有了新进展——

  “月逝水”的这封绝笔信,被推上热搜后,引发了9.7亿人的阅读,11万人的讨论。

  

  4月26日,“月逝水”的朋友发文,称在深夜的海边,找到了“月逝水”,已经把她安全带回家。

  随后,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陈先生也发声,补充说明了以下3点事实:

  

  陈先生回应

  ①他的确出轨了。

  但他说,和“月逝水”之间的感情很早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

  ②“月逝水”套路他。

  他说,“月逝水”用玩失踪的方式逼他就范,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③“月逝水”没有那么无辜。

  陈先生说,“月逝水”没有她的文章那么感性,她是非常能算计的一个人,在谈到离婚协议财产分割时,一分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

  紧接着,一段“月逝水”和陈先生谈判的录音,也在网上曝光。

  

  我为了写这篇文,大概听了这个录音,感受如下:

  ●这段录音是“月逝水”最初确认丈夫出轨后,和丈夫的谈判;

  ●事发后,“月逝水”一开始拎得很清,她非常冷静地引导丈夫承认了出轨前因后果、事实真相,甚至开房用的套套和房费,全都问出来了;

  ●她的确用了心机和话术,让丈夫签了离婚协议,并固定了债务承担问题,财产分配细则,搜集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她说话很有条理,用词非常精确,就算寻常谈话,不像是一个容易被打倒,走极端的人;

  ●她依然爱着陈先生,从事实、逻辑和心理角度,试图唤醒陈先生继续爱她;

  ●和她相比,一直哭哭啼啼、哼哼唧唧、闪烁其词的陈先生,简直就是个敢出轨不敢扛事的弱鸡……

  

  “月逝水”没有自杀被找到,陈先生反击,谈判录音曝光后,关注这件事儿的部分网友,直呼:

  这件事反转了。

  真的反转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陈某出轨这个事实大盘在;

  其次,作为受害方,“月逝水”用方法和智慧,给自己留后路,争取利益最大化,有什么错?

  最后,就算她写了这样一封轰动全网的“遗书”后,没有选择自杀,而是活下来,而且搞臭了丈夫和第三者,难道这不是受害者应该的反击吗?

  我们非要看到这样一个发妻真的死去,才断定事情没有反转吗?!

  不能吧。

  受害者活下来,活得好,并以稳准狠的反击,让肇事者无处可逃,让作恶者得到惩戒,让违约者感到疼,这才是治愈系的结局啊。

  这也是公平。

  如果,每个遭受伴侣背叛的人(包括男人),都能像“月逝水”这样,有心眼有手段有力量,那么我们就放心了,天下就太平了。

  

  当然,我关注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为了其中的八卦和是非。

  我在日常咨询中,也听了见了非常多诸如此类的故事。

  所以,想和朋友们分享关于情变的3个定律——

  我活到40岁,听过上千个情感故事,见证了不少悲欢离合。

  今天,想和朋友们,尤其是女性读者,分享处理情感危机的三个定律——

  ①相互定律——你可以不爱我,我也不再爱你了。

  女作家“月逝水”事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她发现丈夫出轨后,第一反应其实是干脆利索的离婚。

  但看了第三者和丈夫的聊天记录,她在妒忌和不甘中,陷入了“他到底还爱不爱我”的煎熬里。

  以至于在过分犹豫和自我怀疑中,陷入过度纠缠,加大了沉没成本。

  “别人可以不爱我。”

  多少女人,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明白并践行这个道理。

  所以,她们耗尽一生,还沉浸于“求求你爱我”的卑微里。

  他人可以不爱我,不爱我的人,我也有权不爱他。

  这就是破情执:

  不再把自己是否值得爱的标准,交付到不珍惜我们的人手中。

  也不把自己有限的能量,任由不值得的人挥霍。

  

  ②归责定律——我不必对你的错误负责,但我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月逝水”和丈夫的故事里,最令人纠结的一部分,是很多情变中,通常会出现的一幕:

  丈夫出轨事实败露后,哭哭啼啼说“我爱你,我离开你一天都不能活”,这让妻子在圣母心泛滥中,错误地以为,丈夫真离不开她,她是至关重要的。

  直到丈夫和第三者再次纠缠到一起,一起对付她,她才明白,自己成了最大的笑话。

  “比背叛更可怕的,是你背叛我后,还欺骗我。”

  发现伴侣出轨,到底是离婚,还是选择原谅?

  这要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不能在圣母泛滥和过度反思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学会归责:

  人渣的问题,我不会揽到自己身上,更不会在“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的过度反思中,陷入自我攻击。

  我要在自己真实感受的指引下,选择到底是留下来,还是走出去。

  “你不必为别人的错误负责,但你要对别人的错误,给你带来的不好感受负责。”

  你的感受,让你觉得不可能原谅出轨的伴侣,那就想办法离开。

  你的感受,让你觉得你能够把剧痛分散到今后的日夜里,一点点消化,那就留下来。

  千万不可明明做不到原谅,还假装大度,让自己活在拧巴里,伤害真正在乎你的孩子和父母。

  要么滚,要么忍。

  话糙理不糙。

  

  ③公私定律——你不必活在评价里,要活在真实的关系里。

  女记者马金瑜婚变时,我曾写过一个观点:

  拥有话语权的女性,女记者也好,女作家也好,女名人也好,很容易陷入的一个困境,是过度消费自己的爱情。

  这和女性关注情爱和家庭有关,也和女性的写作更擅长从自我经历出发有关。

  这无所谓好坏。

  只是,爱情易逝,婚姻易变,痴心易改,斯人易去。

  当你情我浓时写下的白纸黑字,成了爱情消亡和婚姻破碎的嘲讽,最初秀恩爱的那个人,也容易在面子掉到地上后,陷入无法自处的羞辱中。

  其实,不管是女名人,还是普通人,在情变之后,都不必过度自责。

  首先,没有人像我们自己一样,长久而热切地关注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其次,情感的真相,本身就是流动改变的。

  爱的时候,你捧出了全部心愿和羞涩。

  不爱的时候,你吞下了人间至痛和苦涩。

  如今,你累了,放手了,不再配合谁表演了,你没有错。

  只要你在真实的关系里,一直认真地努力着,就很好。

  别人的看法和评说,说到底定语还是“别人的”。

  余生,我们做好自己,朴朴素素,坦坦荡荡,安安稳稳,就可以了。

  

  点亮“在看”?“赞”,愿此文对处于情感困惑的人,有一点帮助。

  周三愉快。

  (▲点击“END”查看相关推荐阅读)

  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公众号:闲时花开(ID:xsha369)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