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是属于宝刀不老的典型,从1972年定型至今已经妥妥的45年时间了,在战场上的也属于立下汗马功劳的一员悍将。1972年定型1975年正式服役,如果服役早5年的时间或许越南人民就要更加水深火热了。
任何武器,似乎都是在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才能出现一两款经典之作,例如梅塞斯米特-262、亦如T-34坦克。战争是一个实践科学,让人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到一个最优解,只不过成本是鲜血或者死亡。在生或死的抉择中人这种生物的求生欲望就会无限放大进而就会促使人们拼上了一切聪明才智。
越战是一个攻击机大行其道的年代,AC-130、A-4、A-5、A-6、A-7各自承担了自己的任务。A-10之前这些前辈在使用和作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也就真的促就了一代名机的诞生。
可惜(喜)的是A-10有些生不逢时,错过了越战,沉寂了十几年。在二十世纪80年代虽然部署在东欧最前线,但直至冷战结束也没有让A-10在苏联的T-72上叮了几个窟窿。时至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A-10方第一次参加实战。从服役到参战正所谓“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然而虽然在服役的时候比起早一年服役的F-14或者晚一年服役的F-15在各项指标上都不够先进,却依然战功彪炳。以至于美军至今难以割舍。
时代总在变,升级A-10的呼声也一直不断。
这不现在开始流出A-14的设计了。
虽然是民间设计但是依旧是一款很靠谱的设计,有攻击机应该具有的一切设计细节,又颇具时代气息。
作为专司研究武器的WD君,为设计师点个赞!
从设计思路上A-14A更加注重前线支援作战。大展弦比小后掠角的机翼更适合低空支援作战,和传统的A-10理念接近。发动机在机身上端,有效的屏蔽对地红外辐射信号。分置两个发动机舱同样有助于提高战机生存能力。另外经典的7管30MM复仇者机炮也予以保留。
A-14B的思路偏重于隐身作战,修正了机体整体轮廓,为了隐身取消了前置机炮和武器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