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传染病是让我们不要动、不要传,但是经济刚好相反,不流动的话就死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传染停下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打疫苗不单是对自己是一个责任,对家人也是责任,对社会也是责任。
2、多国出现了病毒变异,印度甚至出现“双重突变毒株”。其实变种是必然会发生的,病毒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时间要比人还要长,它们也是生命,要适应这个时代要活下去,当然也会变种。印度疫情的数字是惊人,但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的话,这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3、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政府对疫苗的监管。打疫苗是在抗疫里边,除了个人卫生隔离、保持社交距离之外最好的一个武器。因为现在治疗新冠的方法还不存在,所以最好是不要染上这个病。
打疫苗是一个社会责任
于常海:我是这样感觉,因为媒体常常说某个人死掉了,因为他几个星期前接种了疫苗。各种疫苗都有很多不理想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声音没有说出来,这些人好多都是有重病,或者有其他的病症的,就算不接种疫苗的话,每天同样的病死掉的人有很多。但是媒体上说,有可能会发生这种副作用,所以很多人就会要观望一下。而且大家现在也知道打疫苗并不是一定能完全免疫,所以有一帮人是采取观望的状态。
现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疫苗出来了,我们已经看到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也已经用很多人来做试验。我感觉,在史无前例的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疫苗大部分来说都是挺安全的。所以我希望香港市民,还有政府在这方面大家要互相了解,把科普做得更好一点,说不定就会有更多人去打疫苗了。
于常海:香港的民众们还是过度担心。各地的政府都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疫情不要再扩散,最后能够达到通关。因为我们不明白除了个人的健康之外,还有民众的健康,还有社会的经济的健康,这样会有后遗症,如果我们不早点清零,之后开始流动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了。传染病这个东西就叫我们不要动、不要传。但是经济刚好相反,不流动的话经济就死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传染停下来,经济就可以动了。
当然我们知道打疫苗并不是万事大吉,但你不打,感染的机会就很大,而且你甚至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病源。所以我们在香港必须要想到这个情况:我们必须要明白,打疫苗是一个社会责任,不单是对自己是一个责任,对家人也是责任,而且对社会也是个责任。虽然不是100%的保护,但是不管怎么样,你不打一定是没有保护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并不是只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
而且说实话,我认为疫苗其实是安全的,我也打了两次了,有一点点副作用,但是你打什么针没有副作用呢?以前我们打流感针,有些人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但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利用科学来共同抵抗疫情呢?我们要重新评价一下。我相信香港市民最后是会明白的。假如你现在打的话,比往年打,对社会对自己贡献会很大。
内地澳门都能清零,为何只有香港做不到?
于常海: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相信大部分的香港市民跟政府也在问同样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香港是“一国两制”啊,我们有没有运用好?所以“两制”不代表一定是不一样。你看澳门在这个制度上,它就没有“两制”,它就跟着我们国家的方法去做。其实要灭火也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有用的方法,我们常常想到就是“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把这个事情做好,管它多少“制”,就是一个成功的方法。
因为救火不能够等的,有灭火的东西你就用起来了,这是人命关天.而且这种事情不单只是一条命,死人不死人的问题,也不是医疗上的问题,而是还有很多后继的问题。不然的话,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在想,我们怎么能够做个气泡,两地互通,因为大家知道经济已经损失到这个地步,假如到了复原不了的地步,那怎么办?
当看到内地的同胞自由地走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固步自封只为自己着想,还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值得还是不值得?所以我们就要想一想,我们的教育问题还有政策是否到位,是否贴地?因为香港大部分的市民将来受损伤最厉害的还是中下层的人民,他们在经济链里是最受害的。
最近世界的一些经济杂志报道在说,疫情中有钱人多了,有钱人的财富也多了,所以可以看见真正受害的是一些比较无助的市民,我们这个政策是要救他们的。我们的出发点做得对与不对也是重要的。假如没有合乎我们理想的话,改一改,做一点真正的能解决问题的事情。我们说了一年多要清零,一波又一波,用的方法有没有改变?现在我们已经比以前厉害很多了,哪个楼里边有一个人验证是有新冠病毒的,立刻把楼封掉了。现在大部分的市民都感觉是这是应该的,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为我们要负责任,是麻烦了一点还是可以的。
所以我们可能还是回到根源,是否我们要做一次全民检测?这是一次彻底的改变,因为从0开始才是能够重新开始。假设里边还到处有隐忧的地方,不能从零开始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其他的国家担惊受怕地放开门给你进来?因为任何一个体系都受不了这种打击,因为一次的小小的爆发,可能引起了很大的灾难。香港需要重新想一想,不一定要付出这么多的代价来找到一个经验。最后的话,我们的经济可能会比较危险。看看大家已经在谈“五一”的时候,内地有多少人要到澳门去了,澳门的经济在“五一”的时候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在隔壁只有看的机会,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清零啊!所以希望这一次我们真的要学一下,做得聪明一点。
病毒变异是必然的,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
我们看到英国、南非、日本都出现了病毒变异,印度出现的是“双重突变毒株”,印度大爆发也使得变种病毒出现在香港社区,虽然目前只是个案。现有疫苗能有效防护吗?香港目前应该如何应对?
于常海:其实变种是必然会发生的。病毒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时间要比人还要长,它们也是生命,要适应这个时代要活下去,当然也会变种。但是人家在变,我们人可没有变,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问题。现在听说今天已经有个三重病毒的突变,这是必然的。因为它这样一代一代地传的话,要活得更好的时候,必须要变。
印度的数字是惊人,我有时候也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说有这么多人(确诊),就要做起码10倍以上或者100倍以上的检测,印度能做这么多检测吗?而且都一定不是假阳性、假阴性的?
大家可以看见假设我们做得不好的话,这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香港是个700多万人口的地方,不要想象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在香港发生的,假如我们做得不好的话,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发生。
西方社会的科学是很进步的,虽然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相信事情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就像世界上所有的病人都是一样,在没有病的时候,他们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就问为什么是我?但是他们在社会里发觉事情的严重性后,是用了不同的政策来让人民明白,民众就会打疫苗了。
香港常常害怕做对的事情,因为他们可能感觉这就是叫“民主”。我以前已经说过了,只要有7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病了,这个孩子这个病可能会传染到其他的孩子身上,他要是不愿意吃药,你允许他不吃药吗?就这么简单一个问题把它放到家里去,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所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解答问题的方法,就像以色列他们明白科学还是解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关键。
我们内地对接受科学方面也可能比香港还要强一点。你看像美国还有欧洲现在戴口罩也是变成了必须,因为真的感觉到疼了。所以香港究竟有没有更好、更硬的政策能达到抗疫效果?你说我们一天损失4个亿,10天就40个亿,为什么不狠狠心把每天的4个亿放到防疫中去呢?
经过这一年,我希望大家更明白,这不单单是一个医疗事件,是一个全民的战争。这个战争我们并不是没有方法,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去防御它。现在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没做到?特别是一个香港这么小小的地方,人民的素质在世界水平上也挺高的。那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呢?为什么我们允许这种问题会发生在香港呢?我们也期待香港政府明白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领导我们去做的,我们的卫生部门也需要有更强的领导力量,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疫苗方面我们看看澳门,他们出声跟国家要疫苗的时候,国家无偿地就把很多的疫苗给澳门了,这是多大的福分?只是问了一句,就拿到了。但是香港还是要全世界去买,还买不到。
我觉得香港“一国”没有好好用起来,反而把“两制”放到最高位。但是我也希望这不是政府的问题,是全民的问题。那么我们香港人民应该做到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打疫苗要好好保护自己。现在他们很明白什么时候要隔离,什么时候是不能聚会的,我们自己要把香港的感染感到减到最低,帮助香港达到“清零”。
灭活还是mRNA? 打疫苗无需观望
于常海: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家早就动工了,有智慧的国家领导们也已经早就发牌下来,因为他们知道下一波的敌人可能会用不一样的方法来传染我们。但是也不要忘记新的疫苗出来还是需要等的,现在的疫苗也是重要的,因为疫苗告诉你身体去把这个新冠病毒“打一打”,就算它改变了一下,但你身上的“军队”早就见过这一类的病毒,它也有点抵抗力,所以还是有用的。
但是可不可以连打两种疫苗?科学家会替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要担心明天下不下雨,先把今天的事情做好。现在的疫苗防止我们感染新冠病毒,而且最重要的是重症的保护率还是很高,就是说感染上了,也不一定会有重症。这代表什么?就是打了疫苗也没有说一定不会再感染上,还是(可能)会感染的。所以现在我们的气泡,旅游还是需要打疫苗,你可能不需要隔离,但是不代表你不需要检测。
也没有打说打疫苗之后,不能够防止一些变种的,因为它们还是新冠病毒,只不过有点变种了,可能它们是“特务兵”,但是你身体见过这个东西的时候,抵抗力自然会强一点。除非你跟医生说一说,医生感觉到你的风险很大的时候,你就要保护自己戴口罩避免传染,避免参加活动,隔离方面加重,不然的话,你可以打疫苗。假设你担心的话,去找医生问一下。
我们人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懂得怎么去防御一个病毒?全民都很清楚,我们科学水平从来就没有这么高过。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知道跟执行力很重要的。知道了就要用上,才会变成一个武器来抵抗这个病毒。不管这个病毒怎么变,解决的方法一定会有的。很多科学家很多不同的人士已经很早就替我们去想了,我们不需要等他们想完了再去做,该做的现在就做。
于常海:我当然是没有什么顾虑了。因为科学的东西还是需要一个长时间去磨合,因为这我们虽叫它是疫苗,其实它是个基因治疗方法,它是把一个mRNA打进去,细胞重新制造一些抵抗的东西出来,所以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疫苗,但是我们通称叫它是疫苗。它用的方法本来是治疗一个癌症的方法,只不过同样一个平台技术,现在因为有新冠的问题,它方法就是可以用得上的。天时、地利、人和,用得上能救人而且快,因为它疫苗生产是比较快的,而且是可能比较容易一点。我们的灭活疫苗还需要很高级的实验室去做,所以两个都有它的好处。
我们国家现在也开始有mRNA疫苗出现,因为这到底还是一个新的技术,我以一个科学家抱着开放的一个心态来说。但是我个人来说的话,是打了灭活的疫苗,因为我大部分在治疗方面都会比较保守。但是大家必须要明白,这个mRNA疫苗不是代表没有用,只不过在科学上来说,长远来看的话究竟有多少副作用我们也不知道,所以这个有待我们科学家继续去寻找,我们拭目以待。我相信有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已经进入研究过程中,但是无论如何这是救火的一个工具。
我认为能选择,还是要选择,因为香港还是有一大帮人选择打新的疫苗,完全是个人的意见。所以我认为打疫苗才是重点,因为每一种疫苗都是经过认证,虽然说我们这次很快,但不代表我们放弃了它的质量。还有监管,每个疫苗出来都是经过精心地去监管,明明白白搞清楚他们对人的危害是减到最低的。
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要相信我们政府对疫苗的监管。打疫苗我认为是在抗疫里边,除了个人卫生、个人隔离、保持各方的社交距离之外,最好的一个武器。想让可怕的病毒消失的话,我们应该善用各种方法跟武器。因为现在治疗的方法还不存在,所以我认为最好是不要染上这个病。
香港要通关,政府跟市民必须共同合作
于常海:新加坡也要为新加坡的经济着想,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新加坡完全是靠贸易,没有人流、没有物流的话,他们也活不下去。所以香港跟新加坡两地从来都明白这个气泡是重要的,但是不能没有规矩。所以大家可以看见,打疫苗是一种保险,打了疫苗他们就觉得你的危害的机会少了。第二,检测还是重中之重,就是说我要看你现在有没有(携带病毒)?这个双重定律的话,就清清楚楚了。
于常海:规矩早就定下来了:不能为了你的经济而打开大门,让病毒进来,危害我们自己的人。澳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人家是清零了,香港还没有清零,我们要坐下来搞清楚为什么没做到呢?
为什么香港有“回港易”,有“来港易”呢?很简单,内地人民早就已经没有了病毒的感染,他能把病毒带来香港的几率几乎是0,所以就可以享受这种来香港而不需要隔离的过程。但是如果他们打了疫苗,我相信香港会更加欢迎。
于常海:没有人敢说,我们还是说概率的问题。但你能传染或者被感染的机会就会很少,你带病毒的机会几乎是0。但是我们不能说(安全),因为病毒在哪里感染我们还是不知道的。空气里边也可能有,万一倒霉起来,在乘火车的时候,坐在旁边有个人稍微有点病毒,你就可能感染上。
于常海:所以大家必须要想一想,通关这个底线在开始的时候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有的地方做得到,有些地方做不到,做不到的地方,大家要反思一下,并不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做,而是没有做到位,所以我们心里都很明白。我们都有同样一个期望,就是快点通关,再不通关的话,山就倒下来了,我们的经济就倒下来了,所以希望大家各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香港必须要通关,政府跟香港市民必须共同合作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想自己的利益,因为自己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大家的利益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利益,所以责无旁贷必须要清零、通关,我们知道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