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澳大利亚有点“飘”。一边假装喊着要与中国展开“真诚对话”,一边又不断下狠手,对华连出三招。
第一招,将铁矿石出口价格抬升至1110元每吨,这个价位直接突破10年来的历史新高。而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3月份数据显示,在3月份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超过6100万吨。
第二招更狠,直接撕毁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地方政府与我国签署的“一带一路”框架协议,以此扰乱我国“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
第三招则是强行回购中企在澳大利亚购买的煤炭勘探权。
三招一出,澳大利亚摆明了死心塌地追随美国、打压中国。既然澳大利亚已经亮明了态度,我国自然也无需客套,直接“过招”就是了,属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两种产品再次被拒之门外。
据观察者网报道,澳大利亚葡萄酒已然痛失中国市场,现在,连澳大利亚葡萄也“慌”了。澳大利亚鲜食葡萄种植者和行业高管当天称,产品在中国港口清关时遇到了“延误”,鲜葡萄很可能直接变成“烂葡萄”。如果这不是一场“意外”,很可能是中澳紧张关系再度升级的征兆,澳大利亚有可能会继续失去在华超过6亿澳元的葡萄市场。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又要满世界寻找可以接盘的下家,来填补缺失的中国市场。介于此前其他对华出口的商品经验来看,中国市场根本就无可替代。
除了葡萄出口遭遇“清关延时”之外,澳大利亚28家对华出口干草(燕麦草)的企业当中,已经有25家在2月份时因为许可证到期,将被迫暂停。至于续期问题,据报道称,直至今日我国有关部门给出的回复始终只有8个字“有消息就通知你们。”
澳大利亚每年对华出口的干草规模大致在35万吨左右,总价值约为1.6亿澳元。而此次中国有关部门没有再给澳大利亚燕麦草出口企业颁发新的出口许可证,意味着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反制裁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范围。
中澳紧张关系若进一步被激化,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或将遭遇“全面危机”。如果澳大利亚还不知悔改,那么等待澳大利亚的将是更多产品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产品对华出口遭到重创,持续陷入“放血状态”,澳大利亚究竟能撑多久,实在令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