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到底有多拼?这次我们又见到了

奇珍网

  在北京的浙江人到底有多拼?这次我们又见到了。

  这次让我们领略这股拼劲的,是浙江省驻京机构工作人员。

活动现场

  4月24日,浙江省驻京机构举办“‘两站一厅’项目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之浙江大厦专场”。

  这已是省驻京办今年牵头举办的“两站一厅”第二场项目对接活动了。

  “两站一厅”,即“央企联络服务站”“院士联络服务站”和“之江会客厅”,是省政府驻京办牵头搭建的我省驻京招商引才高能级平台。自去年推出以来,陆续在个性化信息采集、推动招商引才等方面形成合力。

  今年以来,“两站一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项目精准对接进程。4月9日下午,首场活动走进北京市大兴区华润生命科学集团,目前杭州、丽水等地正与央企华润在做进一步的沟通接洽。

  半个月刚过,本次,“两站一厅”针对7家有意在浙江布局的项目方,将他们“请进来”到北京浙江大厦集中开展精准对接。

活动现场

  “我们在中间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合适的产业项目与浙江各地交流对接当好‘红娘’,做好服务。”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毛瑞福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此次对接活动共推出7个项目主体提供的22个项目,涉及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他们中,有大名鼎鼎的郑志明院士团队,有赫赫有名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东旭集团,有国际顶尖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

  为了提高对接成效,“两站”专班工作人员在事先充分摸排调研的基础上,挑选的所有项目都与浙江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相吻合,注重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契合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能为企业加速区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聚焦的是数字经济;东旭集团的UTG玻璃生产线、3D车载盖板、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等项目,将助力光电显示产业核心材料国产化,聚焦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郑志明院士团队的区块链、智能制造、信息安全、智慧物流等项目,拥有自主研发的先进区块链智能技术,聚焦的则是科研成果产业化。

活动现场

  “驻京干部平时多跑腿,让项目主体更方便,让基层招商引才同志少跑路”,也是本次精准对接的重要特色。

  据了解,“两站”专班工作人员在提高项目匹配度上花了大量精力,既研究项目主体的信息,也分析浙江基层县市的实际。在此基础上,他们组织项目主体开展集中推介,与各市县工作专班进行专场对接,不仅避免多方重复洽谈的“尴尬”,也降低了各方的商务成本,大大提高了对接效率和精准度。

东旭集团代表在作推介

  这样的效果,已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好消息是,航天智慧海洋创新中心项目已与舟山市“看对了眼”,近段时间拥有该项目的宁夏金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多次赴舟山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24日是周六,原本是个休息日。但浙江驻京机构工作人员却主动放弃休息,举办了“‘两站一厅’项目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之浙江大厦专场”。

  这天,不仅“两站一厅”专班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就连全省各地驻京机构人员也纷纷赶来。记者在现场看到,会议开始前,现场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虽然都是自愿报名。但为了对接到好项目,我们老早就来了。”记者认识的驻京机构工作人员说。

活动现场

  为了多了解些信息,远在浙江省嘉善县的赛晶亚太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还派出技术总监专程赶赴北京,目的就是对接北京中舟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芯片及模块项目。

  这一点,受邀参会的项目方之一——郑志明院士团队代表董德俊也深有感触。“浙江人太勤奋了!我一进会场,就有好多人抢着加我微信。”董德俊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五一”节假日调班,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周六在岗的这帮浙江人,将连续工作12天。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