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致敬·陈耀光:设计为道,逐光而诗

赚钱
著名设计师光合机构召集人看得见的场所,看不见的设计,让设计消失在空间中,让作品的灵魂从墙缝里渗出来。——陈耀光

“诗是主观的,具有感染力、难效仿,唯一性的特点。所谓诗性的表达,是用最浓缩和强烈的方式表达情感,好的设计要在最短的瞬间、最快速地感动别人。设计的作品有诗的效果。诙谐、善意、童心、友好、不装不端······”对话伊始,陈耀光老师以趣味的诗意状态开场。这一句简短的描述,藏着他的设计,是他之所以为大师的起因,也是结果。

思维上的沉淀,浸入血液的诗意,让陈老师在表达上早已驾轻就熟,但他依然保持着笃定的认真。在对话的逐渐展开中,我们也隐约铺捉到了其中的平衡点,那些诗性里的亲和力,以及传递影响力的责任感。思维表达上感性、诗情,在谈到具体工作的时候,又非常认真、可爱的真性情,这些不同关键词的型格,让他更出圈。

时至今日,陈耀光老师的代名词很多,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生活艺术家、收藏家、岛主、诗人,每一个词条,都在导向着诗人的气质,有爱、有趣、感性、善意与美学。作为华语设计行业里独具风格化的集大成者,他一直在用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构筑让观者从惊叹到沉醉的设计世界。

韩美林艺术馆北京馆

多年设计理念的总结之一,“诗表达”让他极其注重运用色彩、形态、灯光,包括影子等细节,以温和的方式,跟人的心理感受达成互动,对人的情绪和精神关注,催生出更多的共情。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你能感受到平和的亲切,也能品出其中的高意。因为这份独特,他的风格在华人设计中独树一帜,成就了设计界“抒情诗人”的形象。

最初的文艺气质,以及自由思考的个性表达,便源自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儿时的成长环境赋予了他天资与启蒙。陈耀光老师的外公陈诵洛,是民国著名诗人,曾任天津城南诗社社长,并与弘一法师、章士钊等为诗社好友。他的母亲则精通书画,父亲擅长文笔和手艺。沿着这一路径成长,后来的与世界初见、过招、深交,共同形成了他今日的型格。

陈耀光一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想象力,并将所见所闻一路收集沉淀,以热爱的方式输出,把幼年时对西湖边曲线的记忆和周边的湖山、草木花树,山峦起伏的柔软,南宋古都历史的沉淀,投射于空间与生活。浸入血脉的诗性和热情,使他拥有让平常之物熠熠生辉的能力,由内在具化为物、为情,向内哲思,向外表达。

从业30余年,他写下了一份厚重且闪光的人生履历。他获奖无数,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馆等设计作品刷屏,设计界领军人物,光合机构召集人,光合院主人,典尚设计创始人多个头衔,跨界空间、陈设、装置、影像、文化艺术传播等几大领域,在商业与文化艺术的平衡中游刃有余……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和浪漫主义色彩。

“抒情诗人”陈耀光已经被众所周知,擅长抒情的型格背后,潜藏着非常魔幻的想象力,以及积累了多年的设计与人生哲思。

光合院是陈耀光30多年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的高度凝练,也是其设计理念和生活美学的自发呈现。这座闲置了20年的房子,埋藏了陈耀光20年的理想,在经过长达5年设计建造后,“光合院”面世了。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当下非主流的,实现自我情怀的尝试。这里,集中体现了设计师陈耀光的“生命痕迹”、“诗表达”、“成长预谋”三大设计美学理念。

他回归真实与自然,将一路走来的时光痕迹、人生收藏,以及所倡导的新哲思,一并融入其中。“完美有缺”是他开辟的对精致主义的背道,坦露本质,抵达真实。尊重生命痕迹,致敬时间的化物之功,让人与自然的肌理产生最真实的碰撞。在这里,从诗情概念到现实世界,写满了他的设计理念、人生哲思。

陈耀光✖光合院

“光合”不仅源于他名字里的诗意,也寄托着理性上的设计进化。

这里不仅是他心中理想的院落,也是开启新旅程的原点。他将空间设计、艺术展览、产品研发、设计会客厅、私人博物馆等概念,一并融入了这个空间。在此地,“光合机构”应运而生,光合院由此成为光合机构的发源地。

光合院也是光合机构旗下「光盒物仓」项目的常设展示中心,是第一个线下沉浸式实体空间,它将不久的将来对外正式开放,传递艺术与设计的生活美学。

光合机构是设计生活美学商业聚合平台。陈耀光老师希望召集更多具有美学生产力的创作者,一起互动、传播和分享生活艺术。这一战略在形式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内容上,却是基于严谨的需求挖掘与释放。

光合院

光合机构的成立,便来源于对生活美学发展的探索和推动。一是统筹了整个设计发展阶段的现状,衍生出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二则是进一步深挖了以人为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为了更贴切与生活发生善意的链接。

陈耀光老师的诗意,始终围绕着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他希望生活美学的概念以更具象化的形式被释放,以“光”之意象的能量和分享,将光合机构打造成一个新的美学平台,作为对未来向往生活的一个全新试点。以新美学、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输出设计,输出艺术与生活美学。可以传播共情,让更多人在其中发掘生活之美,发现自我价值,找到生活的归属感。

“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我希望‘光合’不仅给我,也给更多人带来一份智慧的、舒适的新型关系。“陈耀光老师希望做一种可亲近的诗意,充满着生活美的浪漫主义,“善”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他倡导善意的设计,少一点厚重和端庄,少一点形式和距离,多一点亲和力,以“诙谐”和“有趣”的轻松共情,迅速拉近人和物的距离。

2020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他与光合机构联合创始人娄艳携团队设计合伙人朱啸尘等集体呈现的融合展览「光盒物仓」,惊艳了无数观展者。光合机构以“光盒物仓”为载体,聚焦于器物,以不同形态的生活空间中的物品,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设计美学与生活智慧。

光盒物仓(2020年第七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展览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