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召开“国是论坛”:一季度经济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赚钱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当日,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论坛邀请多位专家从宏观经济、财税金融政策、外贸、消费、房地产等维度,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与会专家指出,基于统计上的低基数原因以及国内疫苗接种逐步推广等多因素叠加,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的恢复性增长,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展望后期,随着利好因素的增多,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实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指出。

  谈及刚出炉的一季度各项关键经济数据,任兴洲用三句话进行了概括。一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方面,随着中国疫情形势明显好转,中国经济加速回暖的背景下,国内外权威经济机构、专家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普遍较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恢复势头迅猛是在没有“大水漫灌”“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取得18.3%的同比增速实属不易。二是既要看到鲜亮的数据,又要看到困难和隐忧。当前中国经济仍有不少挑战,如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和经营等仍需时间和政策支持,外贸、消费向好形势还要进一步巩固等。三是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的增长目标。目前,一季度中国经济已为今年后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利好因素的增多,实现该增长目标是有良好基础的。

  外贸外资规模或将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中国外贸和吸收外资均取得强劲增长,远超市场预期。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2%,增速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9.9%,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47.8%,比2019年同期增长6.7%。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认为,一季度中国外贸除规模扩大外,结构也在优化,如手机、电脑等“宅经济”产品出口仍保持高位运行,没有因疫情得到控制而明显下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继续增强。此外,中美贸易增速明显回升,这表明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当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更加强烈。预计今年外贸外资规模都将创历史新高,吸收外资额料将超过1500亿美元。

  审慎乐观看待下半年经济运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当前经济复苏呈现非均衡态势,多个经济指标呈明显分化走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一是生产与需求分化,二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化,三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化,四是投资内部结构的分化,五是房地产与消费复苏的分化,六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分化,七是价格的上游与下游分化。

  王军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是问题是结构性通胀,CPI仍有通缩压力,PPI则面临通胀压力,与消费相关的物价指标都呈现通货紧缩态势,其背后反映了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这是中国经济当前及未来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CPI与PPI“剪刀差”的扩大,意味着国内各个部门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同步。显然,二者的背离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鉴于当前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结构分化、冷暖不均的格局仍将延续,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还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尚需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注重解决经济复苏的分化和结构失衡问题。”王军进一步谈到。

  房价全面性上涨可能性很小

  此外,分化同样也表现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总体而言,一季度楼市复苏强劲,市场分化显著。一是不同能级城市之间房价表现有差异。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快于三四线城市,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二是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南热北稳,东热西稳的特点。三是不仅城市间差距明显,城市内部分化也很显著。

  邹琳华认为,近年来,改善性需求成为市场主导,是城市内部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时,房地产市场从总量短缺逐步向总量过剩过渡,首次置业还是购房的主力,但目前改善性需求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地段或者学区好的房子涨得更快,主要就是受到改善性需求的推动。

  “在当前环境下,全球经济并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房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很小。”谈及核心城市的短期房价走势,邹琳华说道。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