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女孩被绑到天台蹂躏,她的经历,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

赚钱

  

  近日,刷到一条视频,看完五味杂陈。

  我从未想到,“借钱”,也会“借”出人命来。

  视频中的男子哭诉:

  “每天每天每天地还,我真的受不了了。”

  

  彼时,他的人生只剩下绝望。

  但他最放心不下,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

  他涕泗横流地说完泣血的夙愿:

  “爸,妈,如果还有来生的话,

  我做牛做马报答你们。

  儿子真的顶不住了。

  只想早点死,早点解脱。”

  

  和设想中不同的是,男子并非是借了高利贷还不上。

  从金额上讲,起始借款并不多。

  但他就是还不干净。

  随时间流逝债台高筑。

  最后,他自觉无力扭转现状,走上绝路。

  更不幸的是,类似的悲剧太多了。

  2019年3月,兰州警方把一个“套路贷”犯罪组织给一锅端了。

  其中,39万多人深受其害,89人被逼债逼死。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经受了怎样的折磨,怎样的惶恐。

  但可以肯定的是,死并不是解脱。

  一如录下遗言的男子,他的自杀,只会让父母陷入更悲伤的境地中。

  一生都难以走出。

  这并非是谴责,而是心痛。

  因为中了套路贷,并非死路一条。

  他们本有逃脱的机会。

  

  套路贷,之所以能把人逼死,离不开两个原因。

  一是暴力催债。

  看过一个微电影,叫《除恶》。

  17岁女学生李沛玲因为母亲生病住院,急着用钱。

  师姐王雨佳知道后,向他介绍了一个网贷公司。

  奇怪的是,她借了4万,扣除手续、利息,到手仅有3万。

  而合同,明晃晃写着借款8万。

  李沛玲不知道这就是“阴阳合同”,还以为“行规”就这样。

  放贷人看准她急需钱,就循循善诱:

  “合同没问题的,

  你又不需要抵押,

  拿个身份证就可以贷了。”

  

  把问题合理化:

  “我们又不是开福利院的,

  肯定要收点费用。”

  

  听说可以马上拿钱,李沛玲就稀里糊涂签了合同。

  很快,网贷公司就翻脸不认人。

  以李沛玲没有按期还款为由,说她违约,施加种种骚扰。

  先是派打手把她家堵住。

  

  威胁以她的名义群发“肉偿还款”短信:

  “本人李沛玲,今年17岁。因欠债无力偿还,愿以肉偿......”

  

  再是把她拖到天台,五花大绑,施加暴力。

  “你现在总共欠我36万,现在把房子转给我,不就可以抵消你所有的债了?是不是很划算?”

  

  至此,借贷公司的本性暴露无遗。

  他们的胃口不在于利息,而在于李沛玲的房产。

  为了击溃李沛玲的最后一道防线,催收人在判决书上作假,试图占领“法律高地”:

  “你看清楚,这里都写着判你输了。我们有证据的,你告也没用。”

  

  当然,所谓的“证据”,不过是拿来吓唬人的。

  对方往下恐吓:

  “如果你妈看着你坐牢,

  会不会爆血管啊?”

  在各种高压之下,李沛玲再也支撑不住,以自杀结束这一切。

  

  

  套路贷的第二个恐怖之处,是故意制造违约。

  普通的高利贷,盯准的是高利息。

  但套路贷更可恶,不把人的全部身家搬空,决不罢休。

  王明就是绝佳的例子。

  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月入过万;一份副业,让他吃喝不愁。

  有一次,生意出了差错,他需要一笔钱周转。

  好巧不巧,一个陌生来电,问他要不要借钱。

  至于利息,闭口不谈。

  王明好面子,不想向亲朋好友求助,就同意了。

  对方向他发来一个二维码,不仅需要扫码身份证、车辆行驶证,还要填上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以及上传生活照。

  个人信息,几乎全给“盗”了出去。

  用意非常狠毒。

  但这是后话了。

  

  图源:重案组37号

  王明被告知,他的“资质”不够,只能借3000元。砍掉30%,到手是2100元。

  他被高利息吓坏了,想放弃借钱。

  网贷公司适时拿出“重磅诱惑”:多贷降息。

  也就是说,只要他每次借款都按时还,再借款利息降到每月1%。

  王明被诱惑住了。

  但他并没有如愿。

  每当他“差点”把债还清时,借贷公司总能找到方法让他违约。

  被迫背上“无法按时还款”的帽子。

  然后,财务员以此为理由,拒绝放贷。

  这时,王明被“卖”给其他借贷公司,签下更高额的借款合同。

  用拆东墙补西钱的方法,填补漏洞。

  像是俄罗斯套娃一般,王明总共借了十几家公司。

  那时,他并不知道,这十几家公司,其实是同一家。

  他被耍得团团转,欠款金额从3000元,滚到了十几万。

  无独有偶。

  张洪也不是差钱的主。

  他向借贷公司借1万块,只是为了还信用卡欠款。

  但贷款周期实在太短了,他不得不“以贷养贷”。

  几个月后,车子、房子通通被卖,还偷了家里200多万。

  但依然不够。

  他还了400多万,差了60万。

  如果没有报警,张洪将会陷入“永远还不干净”的死循环里。

  被硬生生折磨崩溃。

  

  套路贷的恐怖,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

  经历过的人又很难全身而退。

  有人想到用自己的死敲响警钟。

  网红“爆头花姐”就是其中之一。她说:

  “曾经的我是一个多心大,多阳光,多快乐的人呢,就因为这两个月的时间......我希望能用我的死,来整治一下网贷。”

  

  她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套路贷“下水容易,上岸难”的巨大陷阱。

  刚开始,她只是想借点“小钱”。

  最好是不用利息,放款还快。

  有一天,她看到了某社交平台的贷款广告:无利息、无抵押、放款快。

  

  她很快心动了,觉得这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借钱过程果然很“顺利”。

  第一次是2000块,实际到手1400块。

  但7天就得还。

  时间一晃而过,她没钱还,天天被电话催债。

  她感到很慌乱。

  好巧不巧,她收到了很多小贷APP的短信。

  为了解燃眉之急,她再次下载、借钱。

  一个不够,就2个......

  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她手机里的小贷APP很快超过100个。

  仅仅2个月的时间,2000块已经滚成了50万,是她远远负担不起的数额。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崩塌。

  名声受损,

  朋友失信,

  不敢上班。

  她每天躲在房间里,用“以贷养贷”的死方法,缓解焦虑。

  殊不知,这种做法,正中了小贷公司的下怀。

  早在2018年,央视就曝光了套路贷的“套路”:

  超期21分钟要付违约金1.2万。

  

  在另一起套路贷骗局中,超期一天要付1万违约金。

  

  这和抢钱有何分别?

  时间流逝越多,借贷人的压力就越大。

  心里的那根弦,随时可能崩断。

  而套路贷团伙哪有怜悯之心?

  为了使借贷人“超期”,他们将会不择手段。

  直到把借贷人榨干为止。

  

  天涯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总有人深陷网贷、套路贷,甚至走向自杀?

  尤其是那些为买手机、衣服、包包之类的非生存必需品的人,他们是弱智吗?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1、高估自己的还款能力,低估套路贷的“后劲”。

  很多自控力差的人,喜欢提前消费、超额消费。

  他们一“缺钱”,第一念头不是忍,而是借钱。

  但又好面子,不好意思向亲朋好友开口。

  这时,套路贷就显得分外“诱人”了。

  套路贷借钱几乎没有门槛,只要你想借,就一定借得到。

  以至于,深陷其中的人,从未评估自己的还钱能力。

  马上走向“超期违约”的不归路。

  2、中了套路贷没及时报警。

  套路贷常常披着“合法”的外衣,迷惑借贷人。

  纵然想到报警,也难以维权。

  因此,收集好证据是关键。

  受到催收人暴力催债的证据。

  签下“阴阳合同”的证据。

  每一笔还款记录,证明对方违规收费的证据。

  当证据充足,又达到立案标准。

  及时报警,协助警方把套路贷团伙一网打尽,才能真正“破局”。

  有人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初听有道理,细想就经不起推敲。

  在一起起套路贷悲剧中,固然有自身的原因。

  但更多的,还是“苍蝇”在作孽。

  把“苍蝇”完全曝光、整治。

  那么,即使“蛋”有些许瑕疵、缝隙,依然能保全自我。

  作者:羽逸尘

上一篇:

下一篇: